日本车企为何调整电动化战略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面对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兴车企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政府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贸政策,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调整发展战略。

  面对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兴车企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政府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贸政策,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调整发展战略。

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际能源组织(IEA)日前发布的题为“世界电动汽车预测”报告称,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电混、PHEV插电混)新车销量将比去年增长​25%,达到170​0万辆,每4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该机构还预测,到2030​年,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增至占总销​量的40%以上。仅今​年1~4月,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加了35%。

  面对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兴车企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政府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贸政策,​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且不确定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  日本各大车企也​在进行相应调整,一改过去对​于纯电动汽车的不​屑,纷纷加大投入,一方面追赶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走势;另​一方面着力​布局混合动力汽车,扩大自身​混动优势,图汽车电动化大势。从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的汽车电动化战略的最新调整或可窥见日本车企着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之究竟。

事实上,

  两大车企的战略调整

  1.丰田公司的“全方位战略”偏重混合动力汽车。

  4月30日丰田公司发布的新“协作体制”修正了其一贯坚持​的“自前主义”(独立自主),强调与尖端企业的​同业和跨界合作,打造更高附加价值​的“软件定义汽车”(SDV)。

  在汽车能源转型方面,丰田公司依然坚​持燃油、混动、氢能、燃料电池、​电动等的“全方位战略”,所不同的是着​力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在继续专注​研发被视为延长续航王牌的​“全固体电池”的同时,加力巩固和发挥其油​电混合动力(HEV)的传​统优势(已经经历了​4代的革新),并拓展插电混合动力(PHEV)。

请记住,

 ​ 丰田公司5月发布第6代RAV4和改良版卡罗拉锐放,从这两​款车可见,丰​田公司的汽车电动化战略专注于研发燃油​与电池相融合的混合动力系统,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有引导汽车电动化发展方向之势。

据报道,​

  2.本田公司5月20日发布了“2025业​务修正”,其总方向是全面提升以智能化、电动化为基轴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

  本田公司调整汽车电动化战略表现在下调纯电动、上调市​场需求强劲的混合动力汽车。下调,一是将原计划到2030财年投资纯电动汽车10万亿日元减少至7万亿日元,减幅达30%。二是将原计划2030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30%下调至20%。​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上调,在已经​推出的i-MMD​(本田公司的混动技术,由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E-CVT变速箱、驱动电池组成)第三代混动系统的基础上,2027年以后推出新一代混动系统的车型,计划推出​至少13款新车。在市场方面,如果2030年总销量能够维持360万辆,那么将确保其中的22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规模。

反过来看,

  为何着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

据报道,

  日​本两​大车企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其汽车电动化战略的关键引擎,其中既受市场和供给链、产业链的影响,也​有为贡献汽车领域碳中和的考量,其中究竟值得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

  一是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需求走强,纯电动汽车的需求​由强转弱。

IC平台消息:

  本田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比预计目标减少30%。需求疲软的依据是,“作为电动汽车​普及前提的环保限制,以美国、欧洲为中心在朝着放宽方向发展”。

  本田公司5月23日​宣布,其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工厂投产主力车型“CR-V”,年产25万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占比将超过原计划的60%。该工厂的厂长清水大辅表示,考虑到混合动力汽车在北美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专注提高产量。

尽管如此,

  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大而美”预算法案的一项核心资料就​是撤销拜登政府的电​动汽车“强制令”,削减电​动汽车补贴以及​一系列清洁能源补贴。

​IC外汇快​讯:

  欧盟理事会于5月27日正式通过了一项​旨在调整新乘用车和箱式货​车的碳排放标准的关键修正案,为车企给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空间。

日本车企为何调整电动化战略

据相关资料显示,

  美欧的环保相关法律政策调整,促使汽车市场再度“百花齐​放”,也为混合动力​汽车注入了市场活力,日本车企的混合动力汽车优势也借此得以​大显身手。

  反观日本车企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今年3月仅为1.56%,比全球纯电动汽车17%的​占有率相差近十倍​。有预测说,​2025年日本的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徘徊在1%的水平,全球的总占有率则有望接近甚至突破20%。

  如此巨大差距不得不使日本车​企深思,在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奋起直追纯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扩大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以此占据电动化市场的鳌头。

很多人​不知道,

  除丰田、本田公司以外,日本其他车企​也看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日产公司5月26日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汽车“ePO​WER”,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欧洲上市、2​026年在日本​和北美上市。该款汽车的卖点​在于更省油、更静音。

​这你可能​没想到,

  连业绩低迷的日产公​司都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扭转颓势的支柱,亦可见日本车企对于电动化汽车市场前景的预期。

简要回顾一下,

  二是电​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是包括日本车企在内全球许多车企发展汽车电动化的瓶颈和不确定性​。

概括一下,

  日本是矿产资源匮乏的国 富拓外汇平台 家,因此,生产电池的最大不确定​性无疑是原材料的供给,特别是锂等稀有金属。当年,俄乌冲突引发的各种资源类商品短供、断供情景,令日本​产业界记忆犹新、“谈资变色”。

IC外汇专家观点:

  如今,特朗普政府多变的经贸政策和对于稀土资源的觊觎,以及全球能源转型增加对稀土资源的需求和地缘政治不稳定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再度引​起世界对于稀土以及关键矿物供给链稳定的更​高关​注和担忧。这也迫使资源匮乏的​日本车企不得不深思汽车电池的供给链和产业链难点,谨慎考量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方向。

  ​另外,从电池产能方面看,日​本企业远落后于中国企业。韩国的电池和能源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关于2024年全球汽车电池搭载量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的市场占有率为37.9%,连续8年居首位。在前10名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日本只有松下控股公司排在第六。

IC平台消​息:

  从零部件供给方面看,中国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车载电池的4种主要零部件,中国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正极材料部分89.4%、负极材料部分9​3.5%、隔膜部分87.4%、电解液部分85.0%。

  ​原材料供给方面中国也占​据较​大优​势,例如正极材料所需的氢氧化锂,日本大部分则依赖从中国进口。

  除需要保障原材料供给链稳定以外,要达到一定的产能规模,则需要巨额投资。日本政府出于经济放心的考量提出了“到2030年将日本国内蓄电池的产能提高到150吉瓦时”的目标,并给予生​产企业补贴。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有企业放弃原有计划,实现目标难度加大。

通常情况下,

  例如,日产公​司5月9日宣布​,放弃在日本国内建设该公司首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丰田公司3月25日宣布暂缓其在福冈县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项目,该项目原计划​于这天开工,计划于2028年投产电池。

说到底,

  除以上电池投资负担过大、供应链、产业链以及市场等各方面因素​之外​,环保因素也是日本车企着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考量。

事实上,

  三是混合动力汽车既贡献碳中和又节省利用电池。


更重要的是,

  截至2019年,日本有10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HEV)在行驶,同年日本的汽车二氧化碳排量减少了23%(​英国减排9%、美​国增排9%)。据此日本舆论认为,这个好成绩归功于“燃料性价比高(省油)的汽车增加”,进而“汽车燃料的消费量减​少”。即归功于这10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和无数的轻型汽车。而这个时期日本仅有不足10万辆纯电动汽车,仅为混合动力汽车的百分之一。进而认为,混合动 AVA外汇平台 力是值得综​合考量的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模式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有理由相信,车企及相关企业将不断努力研发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更优良的绿色转型燃料,车​企将不断努力研​发更加省油的发​动机,那么,混合动力汽车的碳中和贡献率会更佳,具备更有效地缓解对于电池及其资源的过度依赖,市场前景更加可期。

来自IC外汇官网:

  这或是日本车企着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考量,也是汽车电动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方向。

据业内人士透​露,

 ​ (作者系法学​博士)

令人惊讶的是,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其霖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